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再生號

是日暑假,和朋友去旺角百老匯看2:05pm 3號院的《再生號》,觀眾不足10人,挺替韋家輝可惜的。

片名原本是《思念》,後來變成了《再生號》。不過,其實整套片也只是在講兩個字:思念。或許可加上《牡丹亭》的「生而不可與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 複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為註腳。除了這二字,整套片跟本沒有角色存在,所有的所謂角色,只是配合劇情和慨念的佈景板。

而不知為何,我總覺得從《大隻佬》開始,總覺得韋的電影總是和一些外國作品有些相似,說不上是抄,但慨念很相像,當中更有著韋Sir獨家的虛實錯亂。例如《大隻佬》X《Fight Club》、《神探》X《異能者》(一本日本漫畫),而是次,《再生號》則有著《Stranger than fiction》、《What dream may comes》、《牧丹亭》和《莊周夢蝶》的影子。

很多人都說劇本太亂。那真的太亂,可是不要緊的。我一向都不看重劇本的理性邏輯。只要把情感演譯得出色,還是夠扣人心弦的。可是偏偏這套電影太強調多重空間的轉換而完全放棄了角色的營造,這才是劇本的最致命問題。

不過,總的來說,以題材和劇本而言,本片都是近年來港產片所少見的,不得不佩服韋Sir的魄力與膽量。雖然整套片充滿著缺點,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進場支持一下港產片的創意~

P.S. 千萬不要信yahoo電影的評分,這套電影絕對不是1粒星的爛片,我保證!

 

0906091629148090 

簡介:

人死後會往哪裡?…鬼是什麼?…世界有鬼嗎?人類對死後的世界全然陌生,卻充滿想像...

十年前的一次車禍,讓12歲的湯樂兒(Melody),失去爸爸湯有亮(Tony)(劉青雲飾),自此跟媽媽程希文(Mandy)(林熙蕾飾)、5歲弟弟湯樂童(Oscar)相依過活,十年過去,長大了的湯樂兒(Melody)(閻青飾),發覺媽媽依然非常掛念爸爸,一直活在傷痛中,決定跟媽媽和弟弟一起創作小說,讓媽媽寄情小說,借小說療傷,讓爸爸在小說中的世界「再生」,跟爸爸再一次「團聚」……


小說跟現實是一個相反的世界,相同的車禍,結果是爸爸活下來,湯樂兒跟媽媽和弟弟卻在意外中死去,爸爸同樣非常掛念妻兒,也想到寄情寫小說,創作出一個有鬼的小說世界,讓妻兒回來,跟自己「團聚」…


寫書,可以滿足看書人的夢,也同時可以讓寫書人面對夢魘,媽媽和爸爸在不同的世界,逐漸從喪親的傷痛中康復,走出暗霾…


創作的世界可以隨心所欲,現實卻是變幻無常,媽媽和弟弟在突如其來的意外中死去,獨留湯樂兒一個活在世上,憤怒、無助的湯樂兒,執著要媽媽和弟弟「再生」,再一次借小說,讓媽媽和弟弟「再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