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還是想寫一點關於MJ的。
單是聽歌的話,MJ的歌對我來說沒有太深印象。他真正的魅力,只能活現於MV和舞台上。
其實MJ不只是MJ,並代表著於冷戰中漸漸取得壓倒性優勢、經濟增長讓人人都紫醉金迷,終成一極的80s美國,還有以這國力培育出來的最強製作班底,打造出來的,就是MJ,他本人就是這文明金字塔頂端最閃耀的一塊玫寶。其實MJ也代表了八十年代黃金期的美國人:奢華舖張、活力、妖異、欠缺深刻……而MJ與他的年代,早已在Nirvana曇花一現地火速竄紅開始,悄悄逝去,一去不復返……後來,這世界由Youtube取代了MV和舞台……
MJ是那種具有神級的天份,卻只有人類卑微脆弱的靈魂的可憐人物。這種落差自然讓他痛苦不堪。可惜他是真實人(homo sapiens)而不是虛構人(homo fictus)讓作家躲開他不想表達的面向,不能有一支神仙棒”叮”一聲就能得到上帝的許諾把他變得像棉花糖般雪白而鼻子亦不會崩塌下來,不會有舞空術讓他像Peter Pan般飛翔,更不能強硬地把世界觀變成戀童是純真而浪漫的。更不能躲開他承受不了的傳媒、痛苦童年、欠債……他真的有點誤墮紅塵的悲壯。正如陳寧的一篇blog所寫,MJ還是回去月球吧。對,地球真是太危險了,MJ,你還是回去你的月球Moonwalk吧。回去你的MV世界按著Repeat All的按鈕唱吧跳吧到永遠吧。回去你的阿波羅劇院,化作一隻能夠自由飛翔的魅影,為地獄和天堂之靈每朝每晚不停地怪吼和舞動吧。
如果他看過《魂斷威尼斯》(Morte a Venezia)的話,也許他會勇敢而無顧忌的站出來說我是喜歡孩童,喜歡美。然後,我會更欣賞他。只要,那些孩童也是真心的喜歡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