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

我想推介Richard Yates這本書。

3143420_488423

不過,個中文譯名我覺得怪怪地:《十一種孤獨》。Loneliness究竟點譯?我查過台灣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但依然無答案。孤獨理應解作你身邊真係無人陪你既狀態,但書入面d人好多都唔係無朋友妻兒喎。如果譯做寂寞呢?噢,寂寞,我總覺得寂寞應該比較偏向心理上,而且是有種自覺性。但書入面d角色又係唔係真係覺得自己咁寂寞呢?又好似唔係。所以,我覺得書名中的loneliness還是無乜得譯。或許loneliness本身也不足夠去形容書中角色們的狀態。

咁本書係講乜野呢?我個人覺得佢係講城市人在於佢地既理想同現實之間那一條鴻溝,而往往因為我地既笨拙所以永遠都跨唔過。又或者,有d人幾歷左一d事情後跟本再無ground去講d乜野理想。嗯,佢講既係果種既敏感又笨拙或者笨拙卻又死扯著理想唔放既人。笨拙於人世間唔係一個問題,但係你既笨拙同埋敏感既心靈及理想纏繞不清,就注定你一生都得不到幸福。

唔好期望依一本係故事性豐富既書,入面無乜「大事」,無生離死別,無深刻情傷,無戰爭,無陰謀,無奇案,有架只係一d小人物既小事情。例如一個俾人排斥既小學生點解用謊話去搏取同學們既友誼、一個好勁抽好嚴格既軍校教官因為唔識擦鞋點樣俾人趕出自己既工作崗位、一個長期住院既肺炎病人佢既老婆響出面識左第二個但照樣keep住個個星期去醫院探佢、一個婚姻生活呆滯既老公有日響公司俾人取笑去酒吧溝女又溝唔到最後無無聊聊咁犯左單刑事案、一對關係唔平衡既朋友響法國康城頹hea、一個工作不行既男人響公司俾人炒左友諗住瞞住老婆一頭半個月但結果俾佢老婆套一套就講左出黎、一個成日諗住d騎呢創作計劃既的士司機點樣亂咁花自己既錢搞創作……依d故事聽落真係無乜閃光位,不過睇落每一篇唔多唔少都有自己既影子,睇落特別有共鳴。我一路睇一路暗忖自己很明白面對個人的種種笨拙加上現實環境對你既期許之間既矛盾,最後所謂既理想、都變成左一張張空頭支票。

成日都聽到人講:「有困難,咪解決佢囉!」有時我覺得就真係咁簡單,但有時又知道好多野要用時間同心力去解決。即使你真係付出得到個時間同心力,時移世易,個困難又會變左質,而且其他既困難同誘惑又會響唔知邊一忽鼠出黎欄住你既去路。笨拙既人,就往往響一個困難未解決到時就俾其十幾個另外既困難同誘惑圍住左。係囉,依本書就令我諗起依d野。

不過,依本書入面講既loneliness,同我地今時今日所面對既loneliness既本質又有d唔同。書入面講既係五十年代既紐約人,佢地都似乎有一個可說明既「理想」,一D鮮明既「美國夢」,例如想成為一個受歡迎既人、想有一段美好既婚姻、想做一個train up一班top soldiers的軍校教官、想成為一個偉大作家、想成為一個Pop Jazz的明星、想有滿足既性生活……而依D人都唔係頹hea喎,佢地都有try過但try極都係同理想相差十萬八千里,又有苦無處傾訴……但去到我地依家依個年代,問題已經唔係想做而做唔到,而係根本唔知做乜好,就好似d香港二線明星歌星返到大陸做電視show時果種茫然既神情一樣。究竟響度做乜野呢?無乜理想,無左果條達唔到理想既鴻溝,但係又生活得好唔實在安心,又唔係無人關心你無人同你傾,只不過傾唔傾都係咁,大家都係咁但又唔係好明對方既感受,做人做到好似一隻隨水漂流既水母咁,浮下沉下漫無目的又偏偏有個人腦,我諗依個就係我地今時今日最大既lonelines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