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笑忘書

近期看的書當中,最有感受的,是昆德拉的《笑忘書》。每次看昆德拉的書,都像蒼老了幾歲,年青了幾個世紀。

「他在世界上最愛的那個女人對他說,她與生活的聯系只賴於一絲細線。是的,她想活下去,生活給她帶來極大的歡樂,但她同時也知道我想活下去是由蜘蛛網上的線編織成的。只需有一點兒風吹草動、一丁點兒的東西,我們就會落到邊界的另一端,在那裡,沒有甚麼東西是有意義的:愛情、信念、信仰、歷史等等。人的生命的所有秘密就在於,一切都發生在離這條邊界非常之近甚至有直接接觸的地方,它們之間的距離不是以公里計,而是以毫米計的。」

整本書說的,就是所有事情的意義,包括所有的回憶、藝術、社會運動、宗教、愛情……所有所有,當遇到時間和轉變,三千大世界,碎為微塵,一切都可以隨時隨地變得毫無意思去繼續懷念、堅持。然後,所有我們拼命地、虛偽地去維系、追求的一切,都只能變得無比可笑。而我們在世間,能夠像在裸體沙灘的狀態裡輕盈的活著、飄著,坐忘著,傻笑著。

是不是甚麼都離邊界那麼近呢?前幾年我也許還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好一大堆反駁。現在,怎也想不出有力的論據去挑戰昆德拉先生。畢竟我們都不是矢吹丈,一生下來就似乎有個堅定不移的使命非去完成不可。

不過,非理性地,我還是盲目的迷戀矢吹丈的人生態度,抱緊熾熱火花,甚麼意義都不需要。

P.S. 米蘭昆德拉先生博大精深,我怎也說不清的,還是買/借一本《笑忘書》自己細味吧,絕不悶的。

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有時候就是差那一點點

photo_0033

多一條魚就能獲得獎品,剛好夠鐘。有時候就是差那一點點。不過,那天美婷和我都開心興奮得很。

photo_0005 

最後半筒柬埔寨的菲林終於晒了,忘了這張相是Eric還是阿權替我拍的,拍得很好,謝謝。最開心的是:看這三個月來的照片,真的見到自己瘦了整個碼。成功戒了垃圾食品的毒,雖然我還很需要那些多巴胺,報紙上說除了垃圾食物外,還可以從毒品和性行為之中獲得。

 

上星期讀完《笑忘書》,那些內容纏繞心中久久不去,昆德拉先生是否太苛責人類?是他看得太透還是我想不透?要把感想好好寫下來。

By the way,連看《志明與春嬌》都竟覺有些像讀《金瓶梅》般的人性的可笑和悲哀。上腦了,其實《志明與春嬌》終究還是愛情輕喜劇,沒啥好深究吧?可是膠袋在牆角處反覆飄蕩,還是看得感慨。也許,把我們的日常鎖事和情事忠實地搬上銀幕,本來就是一個個可笑的故事吧?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挑釁

文學的確需要一定程度的挑釁性。唔,對。

就試試不顧形象,寫一些心底裡所想吧。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蝦星球

R1083531

R1083529

R1083533  

想買好耐的Holoholo生態球,今天美婷公主終於賜與之,太開心了!!!

四隻蝦的名字,公主賜名為金城武、陳冠希、言承旭和松島楓。

不過,跟據說明書,「小蝦在生態球中不會自行繁殖,為了保持生態平衡,在日本已利用生物技術進行結扎,但其壽命不會受到影響。」

所以,他們該不會為了爭奪松島楓而互相撕殺吧?

 

同場加映:Eason Chan Duo演唱會當日拍的一張照。

photo_0028

夢幻般的剎那。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演唱會

陳奕迅的DUO演唱會。

陳奕迅這晚的聲音爛了,聽說他的聲音越來越爛,每當他唱到高音位時,總讓人擔心。有些高峰,就是過去了。

全晚的高潮是謝霆峰亂入,唱十年前陳奕迅寫給他的《改造人》。

哎呀,原來十年就這樣檬檬鬆鬆的過去了。

看完演唱會,突然很想看這套電影:

 

s3847467

 

又忽爾想到,我們在一生中一起看多少演唱會?又能夠把幾多數出來?每個演唱會都是時間裡耀眼的座標。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留白的歌

我想我喜歡這些歌曲的原因,是它們的歌詞與歌詞之間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在之中暢泳。

如果陳奕迅唱這種歌,會不會動聽?

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面對

無法面對自身的孤獨,就無法好好的跟別人相處。需要留著更多時間,關掉所有與他人的聯系,讓自我好好的沉澱,消融了因孤獨而產生的不安後,你將會發現整個世界無論多囂鬧都是平靜的。任何人都可以跟你在一起,都可以隨時離去,天地間所有的行雲流水都是飽滿的。

 

然後,我想跟某個人去一個蒼茫的島嶼去生活,這個人可以永遠跟我相依一起,也可以隨時離開。我也可以永留在這裡,或許選擇離開,永不再回來。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無用的發明

鄰座的同事說她每天回家,開電腦就像開燈掣一樣。一坐在電腦前就像被磁石吸著。昨晚,有一個很好玩的flash game,足足有50關,她說玩到兩點半才捨得去睡,著了魔似的。

我跟她說:「世上所有的東西被發明出來,都有其特定的目的,例如釘書機用來釘裝的,焗爐用來製作食物的,廁所泵用來通廁所的。唯獨是電腦的發明,沒有明確的目的。這很奇怪吧?所以,電腦是魔鬼做出來,誘使人類墮落的。」

同事說:「又好像是啊!」

我自己也是一個天天黏著電腦的人。最近開始反思,沒了電腦,我們的生活質素可能會更好。Think about it.

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Sad & Beautiful World

我不理解,甚麼是悲傷。

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

沒了十分之一的防空洞

忘記了從那兒聽來這麼一個否定「自我」的說法:究竟「我」在那兒?跟本沒有一個物理學上的「我」。你很肯定這個血肉之軀是你,那麼把你的手斬下來後,你的手是不是你?把你的脂肪抽出來後那脂肪是不是你?你會說你的腦袋中的靈是你。那麼腦損壞後的你還是不是你?腦物質改變也讓你的靈魂改變,那是不是你?有沒有你?

從今年的一月一日開始,決定發奮完成的四件事情,有一件放棄了。有兩件仍在努力了。而其中一件已經略見成果,就是在物理學上減去十分一的自我。我在說甚麼鬼話?我說我在減肥,減去了十分一的體重。

重看自己從前的blog,發現原來自己寫過我很討厭那些瘦身廣告,也很討厭女人必須瘦身的風氣。我仍然是那麼討厭這些事情的。但我自相矛盾,我承認最初是因為被身邊的人說我的肚子越來越大,臉越來越圓以及「你的體型越來越像杜汶澤」所以決心操fit。

我果然下了最強的決心,兩個月半之內戒了很多我從來都戒不掉的東西:凍飲、焗飯、芝士、宵夜、葡萄適、雪榚。並緊盯每項食物的卡路里做人。另一方面,我也做了自出身以來最多的運動,每個月到健身室16次,每次都做跑步、腹肌和一點胸肌練習,還有焗桑拿。結果,兩個半月真的沒了十分之一。

雖然健身計劃頭個多月,每晚都飽受饑餓的煎熬,但每次到健身室的電子磅上看著那些確確實實的數字,有那些accountable的成績,的確讓我每次上磅後都興奮得「Yes!」出來。試問日常生活中有甚麼可給你這麼實在的感覺?(這和銀行戶口中的銀碼是同一道理的,都是讓人著魔的東西)再者,生性易於悲鬱如我,每日做運動和焗桑拿的時間大都是我一天中最愉快的時刻,那些因運動而谷出來的咖啡因和安多芬(endorphine),讓所有煩憂都暫時飛得九丈遠,感覺上整個人都積極了一點點。

再者,慣於減少食慾和承受運動疲憊和焗桑拿的酷熱,整個人其他的慾望和執著亦一點一滴的消退起來。錢花少了,做事專心了,減去那些體重,整個人都好像被重新發現了。

至於體型,我最初想像沒了十分一體重會出現六舊腹肌,沒有。肚腩確是沒了一點兒、腰沒了2吋,但仍然是「沒腰的小朋友」,整個人沒有怎麼「大隻」了,倒反而有點像那些竹林七賢圖裡那些肉吃得太少,酒飲得太多的放浪形駭的身驅。整件事和最初所想的很不一樣,但似乎也不錯。

起碼,節食健身這回事是我人生中一個難得的防空洞。有一種幻覺:不停減下去,我最終會減到零,完全的消退了自我。

Dirty Harry

s4111611

Dirty Harry (1971)

這套片的確很entertining~好玩的東西永不會過時。

我原本期待這只是一套盡情耍酷的緊湊警匪片,原來還是一套非常黑色幽默(不是普通的會心微笑,而是爆笑)和毫無劇情甚至可說有點offbeat的類型電影。

劇情方面,一句可以說完了:在三藩市,喪妻倒霉冷硬西部勇探Dirty Harry VS 宅男版殺人狂發條橙Alex the sniper。

那為甚麼這套電影在影迷心中中有那麼不朽的地位?大慨是片內風格化的酷和笑。

酷:Dirty Harry的金句、那支44麥林、那彼頭亂髮和老土裝束、尖酸的對白和瘋狂玩命的態度。最重要,他某程度上代表著反建制的潛示。

笑:荒謬的超巧合劇情、刻意塑造的黑色幽默(例如跟蹤匪徒卻被街坊誤以為偷窺漢(那幕真係笑爆左))、拿些社會上的「怪人」(例如流浪漢、同性戀者、狂熱宗教份子)來開玩笑、扭曲的表情……

然後,你會發現,一套電影即使沒甚麼劇情、角色營造、大場面、特技……原來也可以很entertining,但這確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P.S. 片中的三藩市日間總是陽光燦爛,顏色分明,一點都不像七十年代。就好像,時光一直都拒絕流轉一樣。

P.P.S. 我相信這部電影重拍的話亦會相當有趣~如可以拍套香港版的話,找任達華演Dirty Harry對付宅佬腐蝕液體狂徒黃秋生~超好玩~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時間、人物、地點、事件都沒有錯。所有事情,本該如此。所有的事情都環繞著那大漩渦傾動。

一點兒都沒有錯的,一點兒都沒有錯的,一點兒都沒有錯的。我確信以為真的相信似乎我可以選擇和行動。

再次碰到天際的水母在漂蕩。

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

食垃圾

本校教職員需定期舉行讀書會,每次都有本強逼要看的書,今次是這本:

26期_clip_image001_0013

我覺得作者出這本書的立心本該是好的,但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好像在食垃圾一樣,而且是不能降解的垃圾。對上一次有這種感覺該是看《人性的弱點》。

「我不會放棄我心中的跳跳虎,我完全看不出當咿唷有甚麼好處。」(跳跳虎是小熊維尼入面那隻很開心的東西,咿唷就是很不開心的那一隻。)天啊!從這句話可看出他對人類的心理,徹底的不理解。好一本美式勵志書。

作者好希望依個世界每一個人都可以活得快樂,《最後的演講》這本書,佢用真心真意去寫,希望地球人風風雨雨都不怕,佢係Randy Pausch,末期癌症患者,佢熱愛生命、熱愛教學、熱愛美國、熱愛迪士尼!

有否讓你想起誰?

 

P.S.讀書會要講自己對這本書的感想,我真想說:「書中第48章教我們要『說實話』,那我唯有實話實說,看這本書好像食垃圾一樣。」大抵我沒吉屎這樣說。但無論怎樣我都說不出這是一本好書。(如果你看過又真覺得這是本好書的話,那我得罪了。)

兩套電影

《Alice in Wonderland》

alice-in-wonderland-2010-20090721105731346_640w

對於Tim Burton 近年作品的故事性和創意毫無期望的心態下入場,這套電影比我想像中好,至少故事性比《魔街理髮師》、《鬼怪屍新娘》、《朱古力掌門人》好。Red Queen這角色塑造得最可愛,既殘酷得會隨意斬殺手下又萬般期望愛,而且對於同是因外貌而被取笑的人加以厚待,性格描寫比較充份。至於其他的東西,也就是Tim Burton依單執藥的東西了。Johnny Depp的角色可有可無,甚麼歡騰騰舞比《炸彈頭拿破崙》的毒男熱舞遜多了。而3D,算了吧。再者,也不要期望故事有甚麼深度,可以有的,但Tim Burton沒有把它挺伸出來,政治寓言,時間宿命,在電影裡只是輕輕帶過。

說開政治,片末19世紀中的女主角決定不嫁,到電影中形容「地大物博、田豐民裕」的中國去通商做生意。果然是迪士尼出品,政治獻媚得非常突冗。

Tim Burton還是《Edward the scissorhand》及《Batman Return》那個年代最好。

 

《歲月神偷》

s4115183

 

我很喜歡六十年代,喜歡懷舊的主題。但是當你看過侯孝賢的童年系列電影(如《童年往事》、《風櫃來的人》、《戀戀風塵》),就不禁慨歎這電影把握不好那個年代。

再者,電影的情節應當配合電影的主題吧?這電影的主題明顯是舊香港的情懷。但卻在中段強橫插入和富家女孩初戀中的哥哥患上癌症的主線情節(我唯一的想法是:可能是導演暗中向1970年的那套《Love Story》致敬吧?反正戲中的時間也大約推進至1970年),讓整套片的氣氛、節奏和情懷立刻亂了套。再加上颱風吹襲那一幕,差不多是「搵戲黎做」。感覺好像是編劇技窮,故事不知如何收尾便強加這些和電影主題並不對應的情節上去。白費了前段關於友情、親情、愛情和街坊人情味的細膩佈局。

電影有戲劇性才能夠吸引大部份觀眾看下去,我不反對,但太有戲劇性,只會弄巧反拙吧?

不過戲中任達華和吳君如的老夫妻感情,確是做得挺好的,鞋、戒子、雞眼,小事情就是營造出溫馨的最佳細節。

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吐出

抽煙真是很壞的事情,但遇上很壞的心情,香煙是這世上唯一完全理解你的靈。把你疲憊不堪的靈,吐出來。

決不會試的人,不會知道那是那門子的滋味。

如果香煙有替代品,多好。但沒有傷害的香煙,又滿足不了自虐的隱性慾望。

 

試問我們還有甚麼可以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