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殿陰森奇樹雙
明珠萬顆映花黃
如此斷腸花燭夜
不須侍女伴身旁 下去
……. 月亮……. 花……. 上……」
兒孫們都知道,《香夭》是映嬌最喜歡的一段折子戲。雖然她從不認識誰是唐滌生,玫麗辭藻與憂怨曲調亦從不催她半滴淚水,但此曲滿載著她數十年來的生活點滴,收音機、電視、籌款節目、酒樓宴會、拖地、麻雀、抱著孫,它是那一輩的背景音樂。
現在,《香夭》不再是單純的偶發背景音樂,更與映嬌發生互動。夜裡經常難以入眠的映嬌,今天,在《都市閒情》及到街市買菜之間幸運的矇矇地漸入夢鄉,在一部超完美夢幻全自動洗衣乾衣摺衣機內,她看到一部收音機在轉呀轉呀,《香夭》又傳到耳邊了。醒了,在現實中那是映嬌的手機鈴聲,映嬌對於她的手機,又輕嘆了一口氣。
說起來,那《香夭》鈴聲是一個很溫馨的家庭故事,真的很溫馨。半年前的某天,映嬌忘了帶鑰匙上街,買菜後回到家門前發現手袋內沒有鑰匙包,狠狽不堪。她拿著一袋二袋的,全然摸不著該如何是好。下了樓到處尋找以為鑰匙掉在沿路各處,然後想找個電話亭才發現要到街口過三條馬路。站在電話亭前,她才發現她只有一個五元硬幣,她急得血壓驟升,差點要昏過去了。幾番折騰,終於聯絡上大女馬上叫孫兒帶著鑰匙從沙田過來大角咀來開鎖。
這次之後不久,大女來探望時帶來了一部手機,仍有原裝紙盒的,挺新淨(是孫兒提議阿媽把他的手機送給外婆,然後阿媽又很「順攤」的資助兒子一半買一部最新的)。而且孫兒還細心地把《香夭》作為鈴聲。大女說有空就打給映嬌。然而大女打了幾次也打不通。皆因映嬌有著一般老人家用手機的環保方法:不打電話時就把手機關掉,和開關燈、風扇同一樣原理,映嬌是這樣理解的。但如此兒女們又抱怨給妳一部手機又怎麼放在一旁了。於是乎,映嬌終於養成了長開手機和差電的習慣,生怕又期待子女隨時打來問安閒聊。
子女打來的電話,一個星期只有一兩次的一兩分鐘。但差不多每個下午也有不同的陌生人打來「問候」她,剛吵醒她的那位女仕,一開始便說過不停:「妳好!請問妳有沒有借貸的需要?我們是宇宙財務有限公司,現在妳已成為我們的特選客戶,可以以超低月息0.29%借高達100萬……」。映嬌謝絕,說根本沒必要。那女仕卻說她可以借錢做投資積穀防老,福蔭後人,不啦不啦,我都沒甚麼錢。是啦是啦,就是沒甚麼錢才要借來預備……那女仕足足說到那筆貸款對於她孫兒的孫兒的好處,才肯罷休。收線後,映嬌覺得比做一頓晚餐還要累,可是難得的睡意卻全被偷走了。她望著手機那藍天白雲椰子樹的螢幕,一陣霧數煞。
補充:
甚麼是《香夭》?
(這是龍劍笙梅雪詩1976年吳宇森導演之版本,入面沒有白鴿)
大學時曾替一個粵劇團排練《帝女花--香夭》的片段配上字幕,不斷重重覆覆的聽著,後來到老人中心實習、在安老院工作,總不離這段《香夭》。因此差不多全段《香夭》的詞,都牢牢的記在腦海中,也不禁讚嘆唐滌生的才情。
故事還有下集,敬請留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